「網站設計」不是設計而已:從企劃到行銷的全方位攻略

當你以為網站只是門面,其實它是整體商業戰略的中樞核心。
真正有用的網站,不是「好看」而是「好用」;不是炫技,而是解決問題。
從品牌溝通、顧客轉換到行銷推進,每一個成效背後,都來自精準的企劃與有力的文案。
網站,不是藝術品,而是一位會替你打仗的業務員。現在,就從重新思考開始。

網站企劃

網站不是作品,是解決問題的工具

很多人在談網站設計時,第一個想到的,是「設計」兩個字!

視覺風格、配色、字體、動畫效果……但真正做過網站專案的人會知道,這些只是冰山一角。

網站從來不只是個「看起來好看」的東西,而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的工具

你可能會喜歡:網站不是做來給你自己看的,而是給你的顧客用的!

企業做網站,不是為了炫技,而是為了解決某種溝通或銷售的問題。例如,提升品牌信任感、協助產品銷售、增加線上表單送出數、降低客服壓力、建立招募形象等等。這些目標能否被達成,和網頁「漂不漂亮」關係其實不大,反而更依賴:你的網站能不能精準對應受眾需求?能不能設計出清楚的使用動線?能不能讓使用者看懂、看完、願意行動?

這就像一把設計華麗的螺絲起子,如果它握感不佳、頭部不合,最終還是無法鎖上螺絲。同樣地,再漂亮的網站,若無法讓客戶留下資料、完成購買、理解你的價值,終究是失敗的網站。

我們常看到一些網站在設計上極為精緻,甚至得過設計獎,但實際上幾乎沒人使用、沒有曝光、也沒有轉換。這不是設計師的錯,而是整體網站規劃上,沒有回到「使用者與目標」這件事的本質。

一個好的網站,必須從商業目的與使用者需求出發,再倒推內容、架構、設計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常說:網站不是藝術作品,它是商業工具。

網站企劃才是幕後的靈魂工程

如果把一個網站比喻成一座建築,那麼「網站企劃」就是結構藍圖。
這一步看不見設計,也沒有視覺吸引力,卻直接決定了整個網站的命運。

網站企劃

許多企業在製作網站時會直接跳過企劃階段,認為只要找個會設計的團隊、準備幾張照片、簡單說說公司介紹就可以開始。但這樣的網站做出來往往問題重重:內容亂、邏輯斷、功能重疊、表單藏得太深、客戶找不到重點……最後結果不是改來改去,就是完全沒有效果。

你可以把網站企劃想像成在做一款線上遊戲的「世界觀設定與關卡設計」:沒有完整的劇情規劃、角色定位與玩家動線,就算美術超強、音效華麗,玩家還是會在第一關卡卡住,甚至不想繼續玩下去。同樣地,一個沒有經過企劃的網站,也可能會讓用戶迷路、不知所措,最後跳出流失。

或者你也可以把網站企劃看成是在經營一家「商場」:你要先決定主入口在哪、人氣品牌要放哪層樓、怎麼引導人流走完動線、每一區有什麼亮點、怎麼讓人願意停下來逛、最後在哪裡結帳?如果這些不先想好、亂擺一通,就算裝潢再高級,顧客也會覺得混亂、不想逗留。

網站企劃就是這樣一個總指揮,它需要把品牌定位、目標客群、產品價值、競爭環境、使用者行為等各個因素整合起來,去設計出最適合的架構與流程。
這不是單純的排欄位,而是要回答幾個關鍵問題:

誰會來看這個網站?他們的需求是什麼?
我們希望這些人做什麼?是購買?留下聯絡?申請服務?
要讓他們完成這個動作,我們應該怎麼引導?需要哪些內容或流程?
哪些頁面是必要的?順序與邏輯該怎麼安排?
有哪些痛點、障礙、常見問題,是我們可以事先解答的?

好的網站企劃人員,會先釐清這些問題,再規劃出明確的網站結構、轉換流程與功能分配,甚至會幫你把每一頁該講什麼、該放哪些區塊,都先想清楚。這不只是節省時間,更是讓網站「一開始就做對」的關鍵。

許多網站做完才發現沒有效果,常常是因為一開始沒企劃。
到最後要加功能、補內容、改架構,都是「補破網」的行為,不僅耗時耗錢,也會造成團隊疲憊與失焦。反之,有完整企劃的網站,即使是平價網站,也能做出驚人的成果,因為「方向對了,努力才有用」。

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在幫客戶規劃網站時,企劃永遠是最先開始的工作,甚至在還沒談設計風格之前,我們就會先進行一整套網站策略診斷與內容分析。因為我們知道:看得見的視覺,是用來實現看不見的策略。

文案才是網站的隱形說服力

網站設計再美,也無法替你開口說話。真正讓使用者信任、理解、願意行動的,不是動畫,不是色彩,而是「文案」文字內容本身

很多業主會在最後階段才開始「補文案」,甚至直接叫設計師幫忙寫,這就好比做 RPG 遊戲時,把「劇情與角色對話」丟給美術來處理,結果就是畫風很棒,玩家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打這場仗。

網站文案的角色就像是一位隱形的說服高手,它負責完成你與用戶之間的溝通任務。從首頁標題、按鈕 CTA、表單引導、品牌介紹、FAQ、甚至是錯誤頁面的提醒文字,每一段內容都可能是「轉換的關鍵節點」。

網站文案三大功能類型

我們可以把網站文案分成三大功能類型:

1. 導引型文案(導航說明 + 操作提示)

協助使用者理解網站架構與內容邏輯。例如:

  • 「馬上預約免費諮詢」比「Submit」來得直覺
  • 「立即下載報告」比「點我」更明確

這種文字像是遊戲裡的「任務指引」,能讓玩家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、去什麼地圖、不會卡關。

2. 情感型文案(品牌理念 + 情緒連結)

建立信任感與情感共鳴。例如:

  • 「我們不是最大的,但我們最在乎你」
  • 「設計的,不只是空間,更是回家的溫度」

這類文字如同商場裡的接待員開場白,一句溫暖的打招呼能讓顧客願意停下腳步,想多了解一點。

3. 行銷型文案(誘因設計 + CTA 引導)

引導行動並創造轉換。例如:

  • 「限時 3 天,立即報名享 85 折優惠」
  • 「已超過 1,200 位用戶成功改善!你還在等什麼?」

這就是商場中的「限時折扣標語」與「人氣推薦榜」,刺激下單的最後一擊。

在 SEO 實務中,文案更扮演著關鍵角色。Google 不是看你有沒有動畫,而是看你提供了什麼內容、有沒有回應使用者的搜尋意圖。
也因此,網站文案不只是寫得漂不漂亮,而是要符合幾個重要原則:

  • 具備 關鍵字自然分佈(非硬塞)
  • 能回答使用者常見問題(符合搜尋意圖)
  • 結構清楚、有段落層次(利於 SEO 抓取)
  • 內容具備權威性(提供數據、案例、見證)

很多業主在製作網站時忽略文案這一塊,結果是網站內容空泛、SEO 效果差、用戶看了沒感覺。
專業的網站文案規劃,是要結合品牌聲音、使用者語言、SEO邏輯與商業目標的一次整合任務。這絕對不是任何人都能「順便寫一下」的工作。

所以請記得,設計師負責畫面,但真正「說話」的,是文案。

懂行銷的網站,才會被看見、會賺錢

你以為網站做好就會有人來?其實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。

現今網路世界競爭激烈,一個網站上線後,如果沒有行銷策略,就像你創好角色卻不點技能、不練等、不參加副本——注定會被埋沒在人海中。

真正有「效果」的網站,背後一定有行銷邏輯。從 SEO 優化、內容策略、廣告投放,到追蹤分析與轉換漏斗,都是讓網站不只是「存在」,而是能「持續產生價值」的關鍵。

就像一個商場,不能只靠裝潢吸引顧客,還要懂得導客(入口動線)、陳列(頁面架構)、促銷(CTA 文案)、會員經營(表單策略)……網站也是一樣,要讓使用者進得來、看得懂、願意買,還想再回來

你需要的,不只是設計師,而是一個網站顧問團隊

在這個內容為王、流量變現的時代,網站不再只是個「門面」,而是企業與個人品牌最核心的溝通與獲客工具。而要打造一個真正有效的網站,你需要的不只是設計師,而是一個具備整合能力的網站顧問團隊。

如果你找的是一位「只會排版」的設計師,那你得到的,可能就是一個漂亮但缺乏靈魂的介面;
但如果你找到的是一組會網站策略 × 企劃架構 × 文案溝通 × SEO優化 × 行銷導流的專業團隊,那你得到的,將是一位長期為你打仗的業務員,一位懂市場、懂品牌、懂轉換的網站顧問。

你可以把這樣的團隊想像成 MMORPG 遊戲中的「精英小隊」:

  • 設計師是主視覺與操作手感的製作人
  • 工程師是系統穩定與載入速度的後端支援
  • 企劃是任務設計與角色配置的策士
  • 文案是劇情鋪陳與對話設計的關鍵人
  • 行銷專家則是負責導入玩家與提升留存率的營運長

而你就是那個準備踏上冒險的主角。我們的任務不是替你設計漂亮的裝備,而是讓你活得下去、打得贏副本、還能升級賺獎勵。

網站精英小隊

再說回現實世界的網站建置,如果你正準備要做網站,這幾個問題一定要先問清楚:

  • 他們會幫我做網站規劃嗎?還是我得自己決定架構?
  • 內容與文案是我自己寫,還是有人會幫我整理、優化、顧 SEO?
  • 這個網站做完之後,我怎麼知道它成效好不好?有追蹤數據嗎?
  • 他們是否有基本的行銷思維與品牌顧問能力?還是只是代工?

一個只會畫畫、只接畫面需求的團隊,很難給你全局性的建議;
而一個重視商業成果的顧問團隊,則會從一開始就問你:「你希望這個網站,幫你達成什麼?」

真正能賺錢的網站,從來不是因為長得好看,而是因為它被「好好規劃過」。

如果你正在思考要做網站,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……

我在協助品牌規劃網站時,最常說的一句話是:

「做網站,不是要做給自己看,而是做給顧客用的。」

如果你對網站還有很多問號,或你曾經花錢做過網站卻感覺成效不彰,我很樂意站在顧問角度陪你聊聊~
從品牌定位、內容策略到轉換優化,幫你重新梳理整體架構與行銷邏輯。

📩 歡迎透過表單或私訊與我聯繫,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「不只是漂亮,而是真正有用」的網站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