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….花了幾十萬請人做網站,或是自己熬夜、花了好幾個週末辛苦架了一個網站,產品照片拍得像精品型錄,功能頁面齊全,還特地加上華麗的動畫效果。為了衝曝光,甚至額外花了更多預算,在市區黃金路段租下一面超大的電子看板,影片一播就是你的防霾紗窗廣告。結果三個月過去,網站表單送件數屈指可數…寥寥無幾,客戶小貓兩三隻的情景讓你越看越心慌!

廣告費一天天燒掉,訂單卻毫無起色,這位商家最終找上我們,想弄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。當時他的網站,就像一個線上遊戲的巨大主城,建築美輪美奐、廣場上擺滿 NPC,但任務提示藏在角落,甚至寫著「更多資訊」這種毫無指向性的字眼。玩家(訪客)走進來,不知道下一步該去哪裡接任務,自然轉身就走。

對一個想賣防霾紗窗的商家來說,CTA(Call To Action,行動號召)就是你的「任務傳送門」。它決定了訪客下一步要不要和你互動、要不要填表單、要不要下單。
如果你對 CTA 這個概念還不熟,可以先看看我們整理的 👉《CTA 是什麼?三分鐘看懂讓客戶行動的關鍵按鈕設計》,會更容易理解這篇文章後面的重點。
就像你在市中心開了一家店,即使門口有巨大的招牌,如果收銀台藏在倉庫角落、入口標示模糊,路過的人還是只會看一眼就離開。

這並不是多換幾張圖片或加個特效就能解決的問題。CTA 的寫法如果踩了雷,不只沒人點,還會直接嚇跑你的客戶。今天,我要帶你拆解 5 大踩雷寫法,用真實案例、行銷邏輯和遊戲化比喻,讓你一次看清這些致命錯誤,避免你的網站變成「廣告有流量,轉換卻掛零」的高成本展示櫃。
地雷一、模糊不清型:不知道點了會發生什麼

在網站行銷中,用戶對「下一步會發生什麼」的安全感是非常敏感!如果你的 CTA 沒有明確告訴他點下去能得到什麼,就等於讓他在蓋好的房子門口,看到一扇沒標示的門。他不確定進去會不會遇到銷售騷擾?被要求填一堆資料!甚至什麼都得不到!?這種不確定感…..就是轉換率的頭號殺手!!
我看過不少行業都有這種情況,像家具行的 CTA 寫「更多資訊」、健身房的 CTA 寫「點我」,或是美髮沙龍的 CTA 只有一個冷冰冰的「送出」。這種按鈕就像遊戲副本的傳送門外掛了一塊木牌,上面只寫「入口」,卻沒告訴你裡面是寶藏副本還是滿地陷阱。結果玩家(訪客)只會猶豫、觀望,甚至直接關掉頁面。
錯誤示例:
- 「更多資訊」
- 「送出」
- 「點我」
優化建議:
將模糊的動詞換成以「利益」為導向的語句,例如:
- 「立即預約免費到府丈量」
- 「下載室內設計空間規劃手冊」
- 「獲取專屬優惠方案」
當 CTA 從模糊變成明確,轉換的意願會立即提升。像有一家健身房把「點我」改成「立即領取 7 天免費試用課程」,一週內表單送件率提升了三倍。這!就是明確 CTA 帶來的即時效果!你不只是換了幾個字,而是替訪客打開了一扇「確定知道裡面有什麼」的大門。
想不到該怎麼寫?你可以參考 《寫文案寫到卡關?用這 30 組高轉換 CTA 模板開啟靈感寶庫》,直接套用實戰案例。
地雷二、威脅恐嚇型:讓人壓力山大

有些商家覺得,製造緊張感能逼出行動力,於是 CTA 就充滿了威脅或負面暗示。像我曾看過一家線上保險比價平台,首頁大大的按鈕寫著:「不馬上投保,明天保費就漲價!」乍看之下….好像很有緊迫感,但訪客的第一反應卻是…關掉頁面。
這種寫法,就像在遊戲副本還沒進門前,NPC 就先對你大吼:「不交任務道具馬上扣你血!」玩家的反應不是衝進去,而是離線。因為沒有人喜歡被逼迫做選擇,更不想感覺自己被操控。
在企業經營裡,威脅型 CTA 就像店員站在門口,用「不買今天就沒貨」去攔客人。雖然有可能刺激一小部分衝動型消費,但對大多數人來說,這會破壞信任感,甚至讓品牌顯得廉價。
錯誤示例:
- 「立刻付款,否則失去優惠」
- 「不訂閱,你將錯過唯一的機會」
- 「再不報名,永遠沒資格參加」
優化建議:
把威脅式語氣改成「正向誘因」,強調點擊後的收穫,而不是不點的懲罰。例如:
- 「今天報名,享早鳥價 85 折」
- 「立即訂閱,搶先收到新品上市通知」
- 「現在登記,獲取專屬會員禮」
像有一家烘焙課程,把原本的「不報名就沒位子」改成「今天報名即可保留你的專屬席次」,報名轉換率提高了 42%。因為正向的引導讓用戶感覺是自己主動選擇,而不是被逼入牆角。
地雷三、冷冰冰官樣型:像公文一樣沒有情感
有些網站的 CTA,看起來就像政府公文或系統報表….毫無情感、沒有溫度。比如我看過一家房仲網站,首頁的主要行動按鈕只有四個字:「提交申請」。這種按鈕雖然中規中矩,但完全沒有說服力,對訪客來說,就像拿著房屋鑰匙的人面無表情地說:「進來吧。」
在遊戲裡,如果 NPC 只是冷冷地丟一句「完成任務」,玩家不會有任何情緒波動;在蓋房子的情境中,這就像交屋時建商只丟給你一串鑰匙,沒有帶你走一圈介紹空間亮點。網站的 CTA 也是如此,當它缺乏情感溫度,用戶不會感覺到「這是為我準備的」,而是「這是系統例行的流程」。
錯誤示例:
- 「提交申請」
- 「確認送出」
- 「完成表單」
優化建議:
加入情感連結或專屬利益,讓 CTA 從「動作指令」變成「邀請對話」。例如:
- 「立即預約賞屋時段」
- 「馬上取得你的專屬貸款方案」
- 「帶我去看更多好房」
當我們幫一家房仲網站將 CTA 從「提交申請」改成「立即預約專人帶看」,一週內賞屋預約數量成長了近一倍。因為這不只是字眼的轉換,而是把冷冰冰的指令,變成一個真誠的邀請,讓用戶感覺到被重視。地雷
地雷四、過度誇張型:不切實際的承諾
有些網站為了搶注意力,喜歡在 CTA 裡加入超誇張的承諾。像我曾看過一家美容保養品電商,首頁按鈕上直接寫著:「點這裡,七天變白十階」。雖然聽起來很吸睛,但多數訪客的第一反應是懷疑,甚至會懷疑品牌的專業性。
在遊戲世界裡,這就像剛創號的新手角色,一登入就有人說「立刻送你滿等神裝」。雖然有人會好奇,但更多人會覺得是陷阱。蓋房子也是一樣,如果有人承諾「三天交屋、保固二十年」,你八成不會輕易相信。
過度誇張的 CTA 不只會拉低信任度,還可能造成反效果,因為它讓用戶感覺到落差。一旦用戶點進去發現結果與承諾差距太大,品牌形象會受到重創。
錯誤示例:
- 「點這裡,立刻瘦十公斤」
- 「一晚逆轉十年皺紋」
- 「三天賺回人生第一桶金」
優化建議:
使用「可驗證的事實」和「真實可達的好處」來取代不切實際的承諾,例如:
- 「立即領取 7 天保養試用組」
- 「馬上獲得專屬膚質檢測」
- 「今天下單,享首次購物 85 折」
地雷五、版位隱形型:放在沒人注意的地方
有些網站的 CTA 並不是寫得不好,而是放的位置完全沒人看得到。這種情況我在許多零售類網站都見過,不管是賣家電、傢俱還是服飾,首頁常常被滿版的商品輪播、優惠標語和品牌故事佔滿,主要的購買按鈕卻藏在頁面最下方,甚至顏色和背景融為一體。對訪客來說,這就像逛商場時,收銀台被放在地下室角落,還沒有任何指示牌。結果就算他已經想結帳,也找不到地方付款。

在遊戲裡,如果副本入口被放在地圖邊角、沒有路標,玩家會懷疑自己走錯地圖;在蓋房子時,如果大門藏在背面且沒有迎賓指示,客人可能以為房子還沒完工而轉身離開。網站的 CTA 版位就是你的大門,找不到它,用戶就會默默離開。
錯誤示例:
- 主要行動按鈕位於長捲動頁面的最底端
- 按鈕顏色與背景相近,缺乏對比
- 沒有在重要資訊附近安排 CTA
優化建議:
將 CTA 放在「決策關鍵點」旁邊,例如商品介紹結束處、優惠說明旁、或頁面首屏(fold 上方)的位置,並使用能與背景形成明顯對比的顏色。
- 商品介紹後方加上「立即加入購物車」
- 優惠活動旁加上「馬上領取折扣券」
- 首屏就安排「預約免費安裝服務」
網站的 CTA,就像遊戲裡的任務傳送門、商店的大門、蓋房子的玄關入口,位置不對、指引錯、內容寫得讓人不安,都會讓原本有興趣的訪客轉身離開。
回顧我們拆解的 5 大踩雷寫法:
- 模糊不清型:不知道點了會發生什麼
- 威脅恐嚇型:壓力山大反而退縮
- 冷冰冰官樣型:缺乏情感連結
- 過度誇張型:不切實際傷害信任
- 版位隱形型:好按鈕放在沒人看見的地方
它們的共同特點,是沒有站在用戶的心態與行動習慣去設計。CTA 不只是幾個字或一顆按鈕,而是一個「邀請」。
邀請用戶與你的品牌互動、交換價值,甚至展開後續合作。
如果你已經發現自己的網站可能踩中以上某一個雷點,那這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去檢視整體行動引導策略。因為好的 CTA 不只會讓你的網站變漂亮,它還能成為一位 24 小時在線的業務員,持續幫你引導訪客走向轉換。
想知道你的網站 CTA 是否也在「嚇跑客戶」?
參考我們整理的 《你的 CTA 有效嗎?用這份檢查表測出轉換率低的真正盲點》,
一步步檢視你的行動引導,找到真正的轉換盲點,並設計出能讓人想點的 CTA。
🔍 想看更多產業專屬 CTA 實戰案例?
我們不只分享 CTA 設計觀念,還針對不同產業量身打造策略解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