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網站變慢的集體錯覺?

你有沒有感覺今年上網變慢了? 從第一季開始,直至現在的第二季,網站與網路延遲的情況愈來愈明顯。不只追劇、線上購物、瀏覽新聞,甚至連 Google Drive 上傳檔案、LINE 語音通話,或是 Zoom、Google Meet 等線上會議,都時常遇到卡頓。這不是你的手機或電腦壞掉,而是 2025 年全球網路正面臨一場「三重警訊」:台灣海纜斷線、史上最大 DDoS 攻擊,以及駭客對微軟 RDP 的大規模掃描。
基礎建設:台灣海纜斷線的連鎖效應

(▲ 圖片來源:科技新報)

(▲ 圖片來源:科技新報)
截至 9 月 1 日,台灣周邊累積已有 9 條海底電纜發生斷線或維修事件,目前仍有 3 條國際海纜(多屬東南亞路線)待修。這些電纜就像是台灣網路的「動脈」,一旦受損,國際流量只能被迫繞道,導致延遲與速度下降。修復工作往往需要數週甚至數月,且受限於颱風季節與專業船隻不足,進度難以掌握。

(▲ 圖片來源:數發部 facebook)
不過,數發部與中華電信也澄清,國內 10 條海纜均正常運作,主要對外骨幹(經日本、美國西岸、東岸)也保持穩定;目前僅有 RNAL/FNAL、C2C 與 EAC1 三條因先前事故排定 9–11 月修復,影響範圍有限。整體而言,一般使用者感受並不明顯,僅需極高速連線的族群(如跨境電競玩家、即時串流產業或高頻交易系統)才可能察覺延遲差異。
換句話說,雖然「9 條同時斷線」的說法誇大了現況,但多線同時出現事故,仍凸顯台灣在地緣風險下的脆弱性。
對企業而言,這些海纜事件警示我們:服務不中斷不應該僅依賴單一線路或雲端供應商。企業應該提前布局 多雲架構與跨境備援。透過這種方式,能有效分散風險,提升網路與服務的可用性與韌性。例如,多雲策略可避免單一雲平台故障造成全面中斷,且當某雲端失效時企業網路能快速重定向流量至第二條路徑,而讓用戶僅感受到非常短暫的延遲而非完整中斷 。此外,這種配置在醫療、電商等需高度可用性與災難容忍的業務中,已被廣泛認可為降低停機風險與確保服務穩定的關鍵策略。
流量攻擊:Cloudflare 擋下史上最大 DDoS

(▲ 圖片來源:Cloudflare)
與此同時,全球資安也迎來一項驚人紀錄。Cloudflare 在 9 月初宣布成功攔截了一場規模高達 11.5 Tbps 的 DDoS 攻擊,創下史上新高。這場攻擊以 UDP Flood 為主,短短 35 秒內就能癱瘓沒有防護的伺服器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Cloudflare 今年上半年已攔截超過 2,780 萬次 DDoS 攻擊,比 2024 全年還多,顯示攻擊規模與頻率正持續飆升。當流量型攻擊和基礎設施脆弱性交織在一起,企業網站即使本身沒有漏洞,也可能因資源耗盡而「無法存活」。
應用服務:微軟 RDP 3 萬 IP 掃描背後的暗潮

除了基礎建策層與流量層的挑戰,應用服務層也不容忽視。近期資安研究單位觀測到,一場針對 微軟 RDP(遠端桌面協定) 的大規模協同掃描行動,涉及超過 3 萬個 IP 位址。駭客利用「回應時間差」的技術,悄悄枚舉出有效帳號,繞過傳統暴力破解偵測。這種行為是憑證攻擊、密碼噴灑,甚至勒索軟體部署的前兆。值得警惕的是,攻擊者鎖定的時間點恰逢美國開學季,教育機構的帳號規則較容易被預測,顯示這並非隨機行為,而是有組織的網路作戰。
RDP 防護建議:企業與機構應立即行動
針對近期大規模 RDP 掃描行動,教育單位、企業與公部門若仍有公開的 RDP 服務,務必高度警覺並採取主動防護。建議措施如下:
- ✔ 立即修補已知漏洞:全面檢查並修補微軟 RDP 伺服器所有已公開的安全漏洞,保持系統隨時更新。
- ✔ 啟用多重身份驗證(MFA):即使帳號密碼遭到洩露,仍能有效降低憑證攻擊成功率。
- ✔ 限制服務暴露於公網:避免將 RDP 直接開放至互聯網,建議透過 VPN 或專屬安全通道 進行存取。
- ✔ 加強監控與異常偵測:部署流量監控與登入行為分析系統,快速辨識並阻擋可疑連線。
此事件清楚提醒我們:RDP 已成為攻擊者的熱門目標,若不及時加強防護,未來可能成為勒索軟體與零日攻擊的首選入口。
SEO、營運與品牌信任的三重考驗

在這三重警訊下,企業網站面臨的不僅是「速度變慢」:
- → SEO 排名下滑:Google 將速度與穩定性視為重要排名因子,網站若延遲過高或頻繁跳出,搜尋能見度將受影響。
- → 營運風險升高:對電商、金融、訂房等交易型網站來說,結帳或登入中斷直接等於營收流失。
- → 品牌信任受損:網站頻繁卡頓或無法開啟,客戶會質疑專業度,進而轉向競爭對手。
解方與未來趨勢:企業的備援與資安佈局
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生存,企業需要從兩個方向著手:
🔧 工程面
- → 建立 CDN 與快取,加速跨區用戶存取
- → 多雲部署與異地備援,降低單點故障風險
- → 優化程式效能與圖片壓縮,減少伺服器負擔
🔐 資安面
- → 導入 WAF 與 DDoS 防護服務
- → 強化 RDP 與內部服務存取安全(MFA、多層驗證)
- → 持續監控流量異常,快速封鎖惡意來源
提早佈局,才能確保網站與品牌在 2025 之後仍能穩定運作。
個人電腦資安意識:每個使用者都不能忽視
除了企業端的防禦,一般民眾也必須培養基本的資安意識,因為駭客往往會從最薄弱的一環入手:
唯有企業與個人雙方同時提升防護意識,才能在這波全球網路危機中,建立更具韌性的數位環境。
2025 網路世界的生存提醒
網站變慢,已經不只是單純的「使用者體驗問題」。從 台灣海纜斷線 帶來的基礎建設風險,到 史上最大 DDoS 暴露出的流量型威脅,再到 RDP 掃描 代表的服務層潛在入侵,加上 一般使用者日常的資安意識不足,這是一場涵蓋基礎設施、網路流量、防護機制與個人行為的「四重挑戰」。
對企業與網站經營者而言,現在正是檢視 系統韌性與資安佈局 的最佳時機;而對一般使用者來說,養成 安裝防毒、防火牆、不隨意點擊可疑連結、辨識釣魚信件、提升 RDP 使用安全意識,同樣是必修課。
因為在這個時代,網站與個人是否能維持快速、穩定且安全,不僅影響 SEO 排名與轉換,更攸關 企業營運與每個人的數位生活能否在風暴中存活下去。
你的網路最近卡卡的嗎?
不論是網站打不開、Google Drive 上傳慢、
還是 LINE 語音與線上會議卡頓,
你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麼網路相關的問題?
歡迎在留言區或私訊跟我分享,
也許正好能成為下一篇研究文章的案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