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自己做 vs 找公司:一場新手創業者都會遇到的建置大戰

想像一下,您準備在黃金地段開設一家夢想中的咖啡店。您會選擇自己設計裝潢,還是聘請專業的室內設計師?這個決策將直接影響您的店面形象、顧客體驗,以及最終的營業成果。同樣的,在數位時代,網站就是您的線上門面,而「是否自建網站」這個問題,正如同選擇「 DIY 裝潢還是找專業設計師」一樣關鍵!

網站建置的重要決策 – 您的數位門面如何打造!?

根據最新的市場調查顯示,超過 60% 的中小企業在網站建置初期都會面臨這個兩難選擇。而這個決策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初期的成本考量,更關乎長期的數位行銷策略、品牌形象建立,以及未來的擴展可能性。一個錯誤的選擇可能導致後續的重建成本倍增,就像房子地基打錯了需要重新來過一樣!

現在只有 3~5 秒的注意力

尤其現在的裝置這麼多!有平板、有手機、有電腦、有各種社群軟體,我們的眼睛專注力是非常的破碎。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消費者平均只給一個網站 3-5 秒的第一印象時間序位效應)。這意味著您的網站不僅要功能完善,更要在視覺設計、使用者體驗、載入速度等各方面都達到專業水準。無論是選擇自建還是委外,最終的目標都是要打造一個能夠有效轉換訪客為客戶的數位資產!

接下來,讓我們深入分析這兩種選擇的優劣,幫助您做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明智決策。

自己蓋房子還是請營造公司?網站建置流程與專業度差異

做網站其實就像蓋房子一樣!你可以選擇買塊地、自己畫圖、學會打地基、拉水電、釘窗框、鋪磁磚、刷油漆,全都自己來;也可以找建築設計公司幫你從規劃到施工,一站式處理。這正是「網站自己做」和「找公司做」最大的差別。

很多人以為網站只要長得漂亮、打得開就好,殊不知,網站的真正結構包含了非常多層次的工程:前端畫面只是第一層,背後還有資料庫、伺服器設定、SEO 架構、RWD 響應式排版、GA4 與 GSC 數據追蹤、CTA 動線設計、甚至 CDN 與網站速度優化…這些都像是在蓋房子時的鋼筋、水泥、排水設計、防水層、管線走位與氣密窗選配。你沒看到,不代表不重要。

如果你沒有技術背景,選擇 DIY 做網站,可能一開始覺得簡單(畢竟現在有很多模板、架站工具),但一旦開始動手調整,就會發現改個區塊怎麼整個版面跑掉、換個顏色要修改 CSS、表單送不出去還要看主機端錯誤訊息。這時就像自己蓋房子蓋到一半,水電管走錯、廚房沒預留排油煙孔、牆面裂了卻不知道怎麼補….。

而現在又多了一種新選項!生成式 AI(像 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)好像什麼都會!有人開始覺得:「我不用學架站啊,叫 AI 幫我生 HTML 就好啦」、「我不用規劃網站架構,問 AI 直接出 Sitemap」、「網站文案、CTA、SEO 標題全都丟給 AI 搞定,省時又省錢」。

看起來好像你什麼都搞定了。但其實,你什麼都沒真正掌握住。網站是活的系統,不是靠幾段文字拼湊出來的靜態報告。當你想修改頁面樣式、部署 GA4 與 GSC、優化 SEO 結構、甚至只是修一段表單流程時,才會發現:AI 給的程式碼你根本看不懂,改了哪裡錯也不知道,整站像個定時炸彈。

更可怕的是資安問題!你把網站丟上來、把表單架起來,卻沒有防火牆、沒有 SSL 憑證、甚至不知道資料儲存在哪?密碼是明碼顯示大拉拉或是不用打密碼就可以登入還是傻瓜密碼「123」就完成,這等同於把整家公司和客戶個資攤在陽光下晾衣服,大門還掛著紅布條寫著:「歡迎光⭡臨~駭客們!來了都來了!這裡歡迎進來坐喔」。不只是被偷資料,連你的信譽與品牌也會跟著一起塌掉。

這種「AI 萬能錯覺」比亂用模板還危險,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錯在哪,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掉。這不叫自動化,這叫自爆倒數計時。

(來源:自由時報AI不聽話了!暴走刪掉公司整個資料庫 還說謊掩蓋)

花時間還是花錢?資源配置與品牌階段的判斷方式

做網站就像打 RPG,你不能什麼都點滿,也不能什麼都不點。你得做選擇:是想當獨行俠,技能靠自己慢慢練、邊走邊解任務;還是想組一隊職業隊友,一起快速推進主線,早日挑戰大魔王?

創業初期最常出現的迷思就是:「我先自己做,等有錢再外包。」這句話聽起來沒錯,但問題在於你很可能會把最多的時間,浪費在最不值得投資的環節上。光是學怎麼改樣板、怎麼買網址、怎麼開主機、怎麼接 GA4,就耗掉三週;而真正該寫的品牌故事、該推廣的產品定位、該跑的業務開發,卻一直擱在 To-do 清單上。

對於剛起步的新創、個人品牌、小型工作室來說~

真正該考慮的不是「要不要花錢做網站」,

而是「現在這個階段,哪一件事最該花錢」。

網站不是目的,而是幫你「達成目的的工具」。如果你現在連產品方向、品牌主軸都還沒定型,那或許你該花時間釐清定位;但如果你已經開始有接案、有實體店面、有廣告預算,卻遲遲沒有轉換管道,那網站就已經不是選項,而是瓶頸。

換句話說,做網站不是你人生的最終任務,它只是你這場創業冒險裡的「裝備升級點」。你可以先裸裝闖關,撿點經驗值;但當你準備要挑戰更大副本,還穿著一開始的新手布甲,那只會讓你的努力白費。

陷阱地圖!網站建置常見坑洞與錯誤選擇後的代價

就像每一款 RPG 裡都有一張「新手村陷阱地圖」,網站建置這條路上,也藏著一堆看起來沒什麼、但踩到就GG的坑。這些坑往往不會馬上爆炸,而是幾個月後回頭一看,才發現當初的決定讓你卡等、卡資源、卡轉換,最終只能重練。

網站建置的地雷區

最常見的三大坑與新隱藏炸彈的危機

項目踩坑原因踩坑說明
第一大坑我只要找一個最便宜的方案就好。許多創業者一開始預算緊,想說網站只是名片,隨便做一做放上去就好。結果花了幾千元找學生或代工平台架站,後台無法擴充、手機版崩壞、SEO 完全沒結構,GA4/GSC 通通沒裝,連更新一行文字都得找對方才能動。你以為花的是小錢,其實賠掉的是整個品牌的第一印象與未來成長空間。
第二大坑我朋友懂一點,我請他幫我做就好。這種友情加持常常讓人很難拒絕,但最終卻變成一場尷尬又危險的合作。朋友可能會幫你建出一個模板網站,但無法協助你分析用戶動線、建置 SEO 架構、設計 CTA 轉換邏輯,更別說未來修改時雙方誰要負責。網站變成情感債務,出事連朋友都失聯。
第三個大坑用免費模板自己弄一下應該就可以了吧?這種想法很常見,但往往最後會陷入無止境的修改地獄。模板限制多、功能亂、原始碼封閉,一改就爆、一動就歪,還可能藏有資安風險。你以為你在省錢,其實你在浪費時間、錯過營收機會,還可能被 Google 降排名。
隱藏炸彈用 AI 幫你快速架站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,可能難以獲得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援,導致網站無法正常運行。

駭客網站資安重要性

這些錯誤不是你不努力,而是你一開始的地圖拿錯、配點錯誤、夥伴沒選好。網站建置沒有一步到位的神裝,但有非常多可以避開的陷阱,只要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學會「看懂流程」,而不是「只想套招數」。

專業 NPC 的價值:不是只會套模板,而是幫你規劃全局

網站公司不是在幫你「代打」,而是在幫你升級整個遊戲策略。很多人誤以為找網站公司只是為了「把設計套出來、把頁面做出來」,但真正專業的團隊就像是高階 NPC。他們不只提供技能,還會幫你整合任務、補足盲點、加速破關。

舉例來說,一個成熟的網站建置團隊,在項目開始前會先陪你一起釐清需求、確認網站目標、分析你的使用者輪廓與購買動機,就像在遊戲一開始就幫你規劃職業配點,預想後期技能發展方向,而不是讓你走一條回不了頭的錯誤天賦路線。

網站規劃圖

接著,在建置過程中,設計師不只是做出「好看」的畫面,更會依據品牌風格、產品價值與目標轉換率進行視覺策略規劃;工程師則會為你設定網站架構、資料安全機制、追蹤碼部署、速度優化與 SEO 規範,甚至幫你預先做好日後可擴充的模組架構。這些你平常根本不會注意的小事,其實正是網站能不能「活得久、跑得快、轉得動」的關鍵。

更別說,後續的內容上架、圖片優化、GA4 分析、GSC 搜尋曝光、CTA 設計、網站測試驗收…這些看似瑣碎但極度重要的環節,都會由專業團隊協助你逐步完成。你不再是單打獨鬥,而是有一群會幫你撿裝備、補血量、提供地圖的隊友,一起打這場品牌營運的長期戰。

網站流量數據圖

最重要的是,這些 NPC 不會只做表面工。真正好的網站公司,會陪你站在經營者的視角思考:網站的轉換路徑怎麼設計、內容的說服力夠不夠、用戶會在哪裡跳出、哪些數據可以再優化。他們看重的不是「做完一個網站」,而是「這個網站能不能為你帶來商業成果」。

這不是單純代工,而是一種合作,一場雙方共同作戰的挑戰。

最重要的是,這些 NPC 不會只做表面工。真正好的網站公司,會陪你站在經營者的視角思考:網站的轉換路徑怎麼設計、內容的說服力夠不夠、用戶會在哪裡跳出、哪些數據可以再優化。他們看重的不是「做完一個網站」,而是「這個網站能不能為你帶來商業成果」。

不同情境的最佳選擇建議 – 為每種玩家類型量身打造攻略

就像線上遊戲會針對不同類型的玩家提供不同的遊戲模式一樣,網站建置也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答案。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況和需求,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商業情境來制定最適合的策略。以下我們將分析幾種典型情況,為您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實用的決策指引。

品牌階段適合建置方式
新創企業與個人創業者WordPress或Shopify
中小企業轉型建議採用「混合模式」:委託專業公司負責網站的核心架構和設計,但保留內容管理和日常維護的自主權。
大型企業與集團公司大企業通常需要的是「企業級解決方案」,包括多站點管理、會員系統整合、ERP系統串接、多語言支援、高併發處理等複雜功能。
電商與零售業對於電商新手,建議先使用成熟的電商平台如Shopify、WooCommerce或91APP、EZ2 SHOP
內容創作者與個人品牌WordPress

新創企業與個人創業者:小心駛得萬年船

對於剛起步的新創企業來說,就像剛進入遊戲新手村的玩家一樣,資源有限但充滿幹勁。在這個階段,自建網站往往是較為明智的選擇,但需要採取務實的策略。

建議採用「漸進式建置」的方法,先用WordPress或Shopify等現成平台快速建立基礎版本,重點放在內容品質和基本功能的完善上。這就像先租一個小店面開始營業,等生意穩定後再考慮購買或擴大店面一樣。初期可以選擇付費的專業佈景主題(約3,000-8,000元),既能確保基本的設計品質,又能大幅縮短開發時間。

特別重要的是,新創企業應該將學習網站管理視為數位素養的投資。創辦人親自參與網站建置過程,不僅能節省成本,更重要的是能深度理解數位行銷的運作邏輯,這對後續的市場策略制定非常有幫助。許多成功的電商創辦人都表示,早期自己管理網站的經驗讓他們對用戶行為有了直覺性的理解。

中小企業轉型:平衡效率與成本的藝術

鈊象電子中小企業

傳統中小企業面臨數位轉型時,情況就像一個已經在線下經營多年的實體店面,需要拓展到線上市場。這時候的選擇策略需要更加謹慎,因為企業已經有固定的營運模式和客戶群體,網站建置的失誤可能影響既有業務。

對於這類企業,建議採用「混合模式」:委託專業公司負責網站的核心架構和設計,但保留內容管理和日常維護的自主權。這就像請專業設計師設計店面裝潢,但日常的商品陳列和促銷布置仍由自己負責一樣。

具體的執行方式是選擇一家有經驗的網站開發公司進行初期建置,但要求他們使用容易管理的CMS系統,並提供完整的後台操作訓練。同時,企業內部應該指派一名員工專門負責網站管理,建議選擇對科技產品接受度較高的年輕員工,給予他們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

這種模式的好處是既能確保網站的專業品質,又能培養內部的數位能力。隨著團隊技術能力的提升,未來可以逐步接手更多的技術工作,降低對外部廠商的依賴性。

大型企業與集團公司:系統整合的戰略思維

台積電大型企業

大型企業的網站建置就像在玩複雜的策略經營遊戲,需要考慮的不只是單一網站,而是整個數位生態系統的建構。在這個層級,委託專業公司幾乎是必然的選擇,但關鍵在於如何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和合作模式。

大企業通常需要的是「企業級解決方案」,包括多站點管理、會員系統整合、ERP系統串接、多語言支援、高併發處理等複雜功能。這種程度的技術需求已經超出一般小型開發公司的能力範圍,需要尋找有大型專案經驗的系統整合商。

建議採用「戰略合作夥伴」的模式,而不是單純的外包關係。選擇一家技術實力強、服務經驗豐富的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,讓他們深度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發展規劃。這種合作模式下,開發公司更像是企業的數位轉型顧問,能夠提供持續的策略建議和技術支援。

同時,大企業也應該建立內部的數位技術團隊,不一定要具備開發能力,但要有足夠的技術理解能力來與外部合作夥伴有效溝通,並對專案進行品質把控。

電商與零售業:速度與轉換率的雙重考驗

MOMO

電商網站的建置就像在競速遊戲中駕駛賽車,不僅要跑得快,還要確保不會在彎道翻車。對於電商企業來說,網站不只是展示平台,更是直接的營收工具,任何技術問題都可能造成立即的經濟損失。

對於電商新手,建議先使用成熟的電商平台如Shopify、WooCommerce或91APP等,這些平台就像提供了一輛已經調校好的賽車,您只需要專注於駕駛技術(產品選擇、行銷策略、客戶服務)即可。這種選擇能讓您快速進入市場,測試商業模式的可行性。

當業務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(例如月營業額超過100萬),就需要考慮客製化的電商解決方案。這時候建議尋找專精於電商領域的開發公司,他們對購物流程優化、支付整合、物流管理等電商特有需求有深度的理解。

特別要注意的是,電商網站的效能和穩定性至關重要。在重要的促銷節點(如雙11、黑色星期五),網站流量可能是平時的10倍以上。因此,無論選擇哪種建置方式,都必須進行充分的壓力測試和備援準備。

內容創作者與個人品牌:展現個性的數位舞台

旅遊部落客

對於部落客、創作者、顧問等個人品牌經營者來說,網站更像是一個展現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。在這種情況下,自建網站往往能帶來更好的成果,因為個人對自己品牌的理解是任何外部設計師都無法完全掌握的。

建議使用WordPress搭配高品質的付費主題,這種組合既能確保基本的功能需求,又保留了高度的客製化空間。重點應該放在內容策略和視覺風格的建立上,技術細節可以慢慢學習和改進。

個人品牌的網站建置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內容行銷的機會。您可以將學習過程、建置心得、問題解決等經驗分享出來,這不僅能幫助其他有類似需求的人,也能展現您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,進而增強個人品牌的可信度。

選擇沒有對錯,關鍵在你想玩的玩法

經過深入分析各種建置方式的優缺點和適用情境後,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:網站建置的最佳策略並非非黑即白的選擇,而是需要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制定的客製化解決方案。就像在策略遊戲中,最成功的玩家往往不是一開始就選對路線的人,而是能夠根據局勢變化靈活調整策略的智慧玩家。

決策框架:您的數位戰略指南針

網站要自己做,還是找公司?這從來都不是一刀切的問題,而是一場「玩法選擇」。

你想當全能型創業者,一路從寫文案到寫程式都自己摸索、邊闖邊學?還是你想組一個專業團隊,快速搭起完整系統,把你的時間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?這取決於你的創業階段、可運用資源、對網站角色的理解,不是技術選擇,是經營策略的選擇。

為了幫助您做出明智的決策,我們建議使用以下的評估框架。首先,誠實評估您的「三大核心資源」:

如果您的時間充裕、預算有限、且對學習新技術充滿熱忱,那麼自建網站可能是理想選擇。相反地,如果您時間緊迫、預算充足、且希望快速獲得專業成果,委託專業公司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
接下來,評估您的「風險承受度」。網站對您的事業有多關鍵?如果網站是您的主要營收來源,那麼穩定性和專業度就至關重要,建議選擇經驗豐富的開發公司。如果網站只是輔助工具,自建網站的風險相對可控。

最後,考慮您的「長期願景」。如果您計劃在數位領域深耕,建立內部技術能力是值得的投資。如果數位只是業務的一個環節,專注於核心業務可能更有價值。

行動計劃:從現在開始的具體步驟

沒有一種做法永遠最好,只有最適合你現在狀態的決策。

不管您最終選擇哪種方式,我們建議您立即開始以下的準備工作。首先,建立您的「網站需求清單」,詳細列出所有必要功能、預期效果、和成功指標。這份清單不僅能幫助您更清楚地評估不同選項,也是與開發公司溝通或自學規劃的重要依據。

如果你已經進入市場、有初步營收、有明確的行銷目標,還在用免費工具拼拼湊湊、網站結構亂七八糟,其實你是在拖累自己的品牌競爭力;但如果你現在還在創業早期、連品牌定位都還在摸索、甚至連 LOGO 都還沒定,那我們也不會鼓吹你硬砸預算找人做站。

因為我們知道:有些創業者,真的連五千塊都要精打細算,每一筆錢都決定了能不能撐下去。

如果你就是這樣的狀況,請記住:你不是沒得選,而是你要選一套「極限生存玩法」。

我們在下一篇文章,將會專門寫給「真的連預算都拿不出來」的小資創業者。

不講高階技術、不談花俏設計,只談真的「0 預算、0 技術、甚至不知道網址是什麼,但又很想開始有網路曝光、賣產品、被搜尋到的人,我將教你極限生存路線,幫你在創業的戰場上多撐一年,多賺第一個月的訂單。

想讓網站成為你的品牌利器?別再一個人瞎摸索。

如果你看完這篇,已經知道自己不想再浪費時間卡關,也願意為品牌找到真正適合的網站解法,那麼我們可以聊聊。

不一定要馬上合作,也可以先聊聊你的品牌現況、預算規模與期望成果。讓我幫你一起規劃出最適合的建置路線。

想讓網站成為你的品牌利器?別再一個人瞎摸索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