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跟大家說一個故事….這個故事是苗栗一家真實在地知名的伴手禮品牌,靠著老網站累積了龐大的客戶群與搜尋排名,可以說是想到苗栗就想到它的一個觀光客來必買代表。

📖 真實案例:網域一夕之間失守
但….有一年,他們的網域到期續約時,因為信用卡扣款沒成功,業主一忙也沒注意, 結果就只是僅僅幾天,這個經營超過十年的網址,就被所謂的「網域蟑螂」給搶走。
對方是一家來自印度的專業搶註集團,我們曾試著與他們談判,卻因對方開出高得離譜的條件而破局。 對方深知這是個有價值的品牌網域,年年開出高額「贖回費」企圖勒索, 但品牌方也沒有妥協,最終選擇忍痛放棄網址,寧可另起爐灶,也不願向蟑螂低頭。
直到多年後,對方放棄續約,我們才終於重新買回屬於客戶的網址。 這段插曲不僅造成品牌網路版圖的斷層,更狠狠提醒所有企業: 網域不是理所當然永遠屬於你,一個小疏忽,就可能讓多年心血付諸東流。
網域蟑螂的常見手法
「網址蟑螂」(Cybersquatting) 早已不是零星的個人行為,而是形成一種跨國產業鏈,甚至有專業團隊靠搶註域名牟利。

🕷️ 網域蟑螂最常見的三種手法
- → 批量購買: 透過軟體自動化註冊大量冷門或具潛力的域名,等有人需要時高價轉售。
- → 守株待兔: 專門監控熱門品牌的網域到期時間,一旦企業忘記續約,就在第一時間出手搶註,正如我們在真實案例中遇到的印度搶註集團。
- → 惡意利用: 有些蟑螂會把搶來的網址導向色情、博彩或釣魚網站,藉此賺取流量或破壞品牌聲譽。
這些手法看似簡單,卻往往讓正牌企業陷入進退兩難:
要嘛 花大錢贖回,要嘛 忍痛放棄。
如果你對「網址為什麼會消失」的狀況還不熟,可以先看看我們整理的 👉《明明主機正常,為什麼網站在 Google 上消失?15 年心血可能一夕歸零》,會更容易理解這篇文章裡提到的網址蟑螂風險。
網域蟑螂對品牌與 SEO 的影響
對企業來說,網址就像數位世界的招牌,一旦被蟑螂搶走,後果往往比想像中更嚴重!!

⚠️ 網域被搶註後的三大致命影響
- → 品牌信任度受損: 消費者輸入熟悉的網址,卻看到陌生的廣告頁或博彩網站,對品牌的專業與形象造成直接打擊。
- → 搜尋流量流失: Google 在一段時間內可能仍把舊網址的殘餘紀錄排在前面,導致原本屬於官方網站的流量被蟑螂頁面截走。
- → 長期 SEO 傷害: 搜尋引擎會把品牌視為不穩定,對 EEAT(專業性、權威性、可信度)評分降低, 讓企業即使啟用新網址,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與資源才能恢復能見度與排名。
如何預防網域蟑螂
🛡️ 避免落入網址蟑螂陷阱的關鍵做法
- → 提早續約: 不要等到最後一週才處理,最好設定 自動續約,並確認付款方式正常。
- → 一次購買多年: 建議至少 3 至 5 年 起跳,避免年年冒險。
- → 多網域佈局: 除了主力的 .com,若條件允許也應一併註冊 .tw、.net、.com.tw 等,降低被利用的機會。
- → 開啟網域鎖定 (Domain Lock): 防止域名被惡意轉移。
這些動作看似只是小小的管理,卻能大幅降低品牌被蟑螂盯上的風險。
遇到網域蟑螂該怎麼辦?
🕷️ 一旦不幸遭遇網址蟑螂,企業常見的三條路
- → 法律途徑: 透過 ICANN 的 UDRP (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)或台灣 TWNIC 的爭議處理辦法提出申訴,由律師協助蒐集證據,證明對方惡意搶註。這條路正規,但程序冗長、成本不低,適合重視品牌價值的中大型企業。
- → 市場妥協: 有些公司會選擇付出高額代價贖回域名,但這等於鼓勵蟑螂繼續牟利。
- → 戰略放棄: 如同前面案例,堅持不低頭,另起新網址重新經營,並透過 SEO、廣告、社群導流 來建立新的品牌流量。
✅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,最重要的提醒是: 別等事情發生才亡羊補牢,網域保護應該是品牌資產管理的一部分。